【智贤伯乐】伯乐中学举行“杜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晨会

浏览数量:79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3-16      来源:本站

314日清晨,伯乐中学举行“杜绝校园欺凌,构建和谐校园”主题晨会。晨会由八(6)班入团积极分子方婧怡主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

3月14日清晨_html_4fd08995.jpg

暖风拂面,万物复苏,我们的校园日渐充满生机活力。在我们和谐的伯乐园里,同学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但偶尔会发生一些破坏同学们之间友爱的事情。有些同学也许原本是出于玩笑,但如果这个玩笑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它就不能被称之为玩笑了。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加以预防与阻止,很可能就会演变成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有时,同学们之间的玩笑与打闹,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别人,对别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有时,同学们在交朋友时,会形成小团体,在不知不觉中孤立某一个同学,不能与他友好相处。当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行为是错误的时候,很可能就会逐渐演变成校园欺凌。所以,我们都要了解校园欺凌,保护自己,更要敲响警钟,不能做校园欺凌的“加害者”与“帮凶”。那我们该如何杜绝校园欺凌?让它从根源上就不再发生呢?


  1. 我们每个人都要认识到,人的生命与健康是最为珍贵的。生命健康权,是我们公民的最高人格利益,是其他所有权利与利益的基础。它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健康等。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也要换位思考,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不做伤害自己与他人身心健康的事情,用积极美好的心态拥抱我们共同的世界。

  2. 在和别人相处时,要做到与人为善。学会包容别人的个性,尊重别人的兴趣爱好,不能斤斤计较。但是宽容友善并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自己或别人受到不友善的对待时,要主动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相互沟通,让别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有问题的。如果不能缓和,也可以寻求同伴、家长、老师的帮助,不让欺凌现象得逞。

  3. 与别人相处时,要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思考,不能够自私地只想着自己。有些同学平时不注意言行,言语间粗鲁,举止没有分寸,就是没有考虑到别人感受的自私行为、不文明行为。有的同学在言行举止间伤害了别的同学后,还满不在乎地认为这只是个玩笑,是别人“开不起玩笑”。然而,双方都觉得好玩、可以接受的“玩笑”才叫做玩笑,只有你自己觉得是“玩笑”,而他人感觉不舒服或者受伤害的事情,就有可能演变成校园欺凌,严重的还会造成违法犯法的校园暴力。

  4. 交友要谨慎。不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不要上网交友,远离不良文化。同时,我们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遇事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少去情况复杂的场所,不要单独外出,身上也不要携带太多的钱物;在校外的社会上,如果遇到欺凌现象,或者是受到黑恶势力的侵害,要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前提,积极寻求亲人或周围人的帮助,及时拨打110报警。


和谐友爱、平安健康的伯乐园离不开每一位同学的努力,只有和谐美丽的校园才能够呵护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让我们珍爱彼此的生命健康,尊重他人的想法与感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心中鸣响警钟,明确语言和行为的界线,杜绝校园欺凌!


图文:吴 越

编辑:王 蓉

审核:王 芳



办公平台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38号  邮编:210038
苏ICP备1021095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66号12

版权所有:南京市伯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