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品牌到教育集团,南京这所50岁的名校变了!

浏览数量:920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3-03      来源:本站

未标题-1.jpg

当我们去认识一所学校

的时候,常常是站在

两个维度观望。

历史的纵轴

创建于1971年的伯乐中学,经历与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南京燕子矶地区的进化蝶变,也成为一个地区最被记忆的教育标识。

她是振兴栖霞教育“361行动计划”中首批打造的全区名校,科学定位“伯乐文化”特色,“千里马”适性课程蜚声全国,培养出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也成为栖霞区名教师名校长成长的摇篮。

2.jpg

空间的横轴

南京的宇宙中心早已不再是新街口,燕子矶地区褪去旧貌以现代化新城的姿态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一所所设施一流的学校新建开办,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引入。

伯乐中学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2019年,学校完成校园整体改造提升工程,校舍面积13000平方米,现代教育信息设备100%覆盖校园,建有现代化科创中心,融合六大创客科目,以步履不停的姿态融入新城,她的定位不再仅仅是“区域名校”,而是与新城发展相匹配、满足新城老百姓教育需求的“名校教育集团”。

3.jpg

伯乐文化

一脉相承

伯乐中学,今年将迎来50岁生日。

4.jpg

强大的师资积淀、深厚的办学文化、特色的适性课程,新校区与之一脉相承。


打造智贤团队

伯乐中学“内修软环境、外引众智慧”,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开展“大雁工程”和“千里马工程”。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9人,硕士及以上学历2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6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1.9%。其中省、市级名师13人、区级名师29人,占专任教师47.2%。

语文、数学、物理、体育教研组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英语、化学、德法、历史教研组先后被评为“栖霞区先进教研组”。市区级名优骨干教师人数比例名列全区前茅。


深挖“伯乐文化”

作为栖霞区重点打造的本土品牌学校、特色学校,伯乐中学深入挖掘“伯乐文化”“千里马精神”的现实意义。

青年教师,特别是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在教师队伍中争做千里马,在成长过程中走向成熟,逐步由优秀的千里马转变成优秀的伯乐;学生在校争做千里马,同时,也受伯乐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伯乐的优良品质,内化成自身素质,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也可以成为未来的伯乐。

在美丽而充满活力的伯乐园里,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舞台。师生个个都是伯乐,既能做别人的伯乐,又能做自己的伯乐。师生个个又都是千里马,人人都有潜能,个个都有特长。

5.jpg

开设“适性课程”

伯乐中学开设的特色课程——“千里马适性课程”遵循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细分为人文素养类、科学素养类、生活技能类、身心素养类、艺术修养类、信息技术类、学科竞赛类七大类,并收编在“科学篇、健体篇、艺术篇、生活篇、德育篇、精品篇”六个分集中。

学校关心和爱护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促进师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师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环境,促成教师赏贤启智,德业双馨;促成“小千里马”敬学乐群,智高贤正,最终完成学校办学使命——育智高贤正的伯乐学子,建质强名芳的品牌学校。

6.jpg
两大特色

科创中心:2018年,栖霞区开始大力发展创客教育,开启了创客教育全域发展规划,伯乐中学也积极配合区域发展,建设科创中心,中心共864平米,融合了六大创客科目,包括:3D打印、智能硬件、机器人、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和激光雕刻,通过这些科目间知识的融合应用,学生可以进行自由创作。科创中心共有六个教学区域,分别是:STEAM教室、竞赛区、创客教室、3D打印室、研讨室、微课室,可同时供120名学生上课,满足近20门课程的授课。学校为七年级同学每周开设一节创客课,一学年的学习可对智能硬件、3D打印、图形化编程、激光切割等多项创客课程形成整体认识。兴趣浓厚的同学还可以申报每周五下午时长2节课的创客适性课程,进行深度学习与探索。

7.jpg

“燃”排球社:在依托学校排球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突出学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的特色,成立“燃”排球社团。“燃”体现一种积极向上、充满阳光和热血的状态,包含了主动进取、热情踊跃、乐观果敢等正面健康的含义。通常表现为年轻人不懈追求梦想,为了心中的目标,不断拼搏、努力奋斗。这与排球项目的独特魅力,不谋而合,在学校开展排球社团,希望每一个热爱排球运动的学生在球场上相互合作、共同努力,燃烧热情、追逐梦想。截止2020年,学校男女排参加栖霞区中学生排球联赛,均斩获获得一等奖,其中女排更是蝉联“五连冠”。2020年10月,女排获得南京市初中女子一等奖、男排获南京市初中男子二等奖。

8.jpg

伯乐中学迈化路校区,2020年9月刚刚开办,这是伯乐中学集团化办学的第一个新校区,也意味着伯乐中学正式迈上提升品牌辐射力的新征程。


探访

新校区


伯乐中学迈化路校区与伯乐中学距离三公里,老师全部来自伯乐中学,课程资源与活动资源也全部共享。

9.jpg

副校长戴宾告诉记者,迈化路校区的管理与教学严格执行伯乐中学高要求的办学标准,老师们都是和伯乐中学各个备课组一起进行教研活动,大家共享教学资源,伯乐中学部分优秀老师还在两边校区“跑班上课”。

10.jpg

同学们共同参加各项活动,开学前的假期衔接教育、国防教育,开学后的少先队建队活动、校运动会、社会实践活动,两个校区都是一起进行。

先一起来看迈化路校区优秀的首届师资吧!



A  优秀师资

ddafbf242f3367d212c95e79e306cda.jpg53496cb49073a625e3a0244b688d9d7.jpg

B  温暖镜头

在伯乐中学,至今流传着一些成绩斐然学生的事迹。

1998年的杨声远获得南京市中考第一名,2002年崇源、2004年祝轶君、2005年孙洁、2007年宋蕾、2009年许刚、2014年刘奕分别摘得区中考桂冠,孙洁和崇源同学分别获得当年南京市第三名和第六名......

12.jpg 13.jpg 14.jpg
硕果累累

这些优秀孩子的背后,是一群温暖陪伴的老师,在迈化路校区,这样的动人传统继续流传。

 清晨的微笑约定 

每天清晨,副校长戴宾都会早早地站在迈化路校区的大门前,微笑迎接孩子们上学。

徐芳老师今年从伯乐中学来到迈化路校区,担任初一(2)班的班主任。她是南京最早出门的那一拨人,从来不会遇到早高峰,尽管如此,从家到学校开车还是要花40多分钟。

6:50,徐芳老师基本就会出现在教室里,等待学生们陆续到来。“入室即静”,在她温暖的目光下,这些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的孩子们,渐渐生长出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15.jpg

这些优秀孩子的背后,是一群温暖陪伴的老师,在迈化路校区,这样的动人传统继续流传。

徐芳教孩子们语文,她更注重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培养。刚刚开学一个学期,班上已经开展了一批大受孩子们欢迎的活动,经典阅读、朗读者、小报评比、作文比赛,女生刘巾铭还获得了全区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

家访,月色星光相伴

从去年9月初开始,每天放学的时候,也是迈化路校区的老师们准备另一个任务的时候——“家校心连心 教育手牵手”家访活动全面启动,所有教师全员参加。

家访前,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们首先有针对性地在一起开会交流,商讨每一位同学的情况,认真细致,拟好谈话重点,确保与每一位家长、学生的沟通都是有效的。

16.jpg

在家访过程中,老师们亲身感受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也将每个孩子的特点和爸爸妈妈们深入交流。

17.jpg

与月色星光相伴,迈化路校区的老师们定格了一个个温馨美好的画面……


课堂上“一个也不少”

毕亚蓉老师是伯乐中学的英语高级教师,有着多年教学经验,所带班级的中考成绩多年来遥遥领先,也是市优秀班集体,去年9月,她成为迈化路校区初一(1)班班主任。

记者到学校采访时,毕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下载《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英文版电影。“我们的初一教材中有这部作品的节选,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他们亲近语言学习、了解阅读背景,还可以提升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

d1a7c0eb0a48c612a2eef75c54d83fe.jpg

毕老师每节课都会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他们的英语学情差异也比较大,我的课堂要通过教学设计,尽量做到‘一个也不缺席’。”毕老师说,比如一些“这个单词怎么拼”的问题就会让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回答,一些“换个句型表达”的问题就会让能力更强一点的同学尝试。


听听

家长说


作为一所新校区,开办之初很多家长对于迈化路校区心存疑惑。

是伯乐中学的真分校吗?

和伯乐中学一样的教学质量吗?

和周边的名校分校相比,到底怎么样?


开学一个学期,选择迈化路校区的家长和学生,亲身感受到一种幸福感。

家住洺悦府的一位学生爸爸告诉记者,站在他们家楼上,就可以看到学校全貌。“我们是真正家门口上学,小升初时孩子成绩不错,也有很多机会择校,但是我们最终选择了伯乐中学迈化路校区。事实证明,选对了!”他的孩子现在的成绩可以排到伯乐中学的年级前十,因为在新校区,班额更小,孩子得到老师关注更多,参加各类竞赛和展示的机会也更多。


冯同学的妈妈亲身感受到学校从开学到现在的细致工作。“我们的老师都是多年在伯乐中学工作的老师,十分认真负责,我们也非常信任他们。”


辉煌的历史,

成就伯乐中学为人称道的口碑;

崭新的现代,

赋予伯乐中学奋力前进的使命。




即将迎来

50岁生日的这所

燕子矶地区标志性学校,

昨日可忆,未来可期!






办公平台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38号  邮编:210038
苏ICP备1021095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66号12

版权所有:南京市伯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