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贤伯乐】我们的节气·立冬——伯乐中学召开第十一周线上线下主题晨会

浏览数量:58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2-11-07      来源:本站

2022年11月7日清晨,伯乐中学全体九年级师生率先复课,齐聚校园。区教育局戴世新科长到校视导学校复课工作,与师生们共同参加第十一周主题晨会。

Image 1.png


微信图片_20221107152850.jpg
图片


今天恰逢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冬。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现,“四立”标示着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主持人九5柯郑鑫.jpg

主持人:九5班  柯郑鑫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在立冬日留下了哪些诗词?立冬又有何传统习俗?八(4)班入团积极分子林紫萱和顾嘉雯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她们的立冬节气主题讲话。

八4林紫萱.JPG

八(4)班 林紫萱 


古诗词里的立冬

八4班  林紫萱

岁月变幻无声无息,秋向冬缓缓递上了交接棒。时光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五彩的帘幕。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气温下降到一定时候,水面便开始逐渐凝结,河面变得越来越纯净安宁。二候地始冻。薄薄的一层霜,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湿润的土地上。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冬天一到,野鸡蛰伏了,而蛤蜊类会大量繁殖。古人不禁幻想:野鸡到了冬天是不是都钻进水里变成了花纹很相似的贝类呢?

宋代大家苏轼在《祭常山回小猎》中写道:“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我们不必感叹道阻且长,努力向前,定有峰回路转的一天。到了那时,沿途所遇,皆为美景佳肴。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蘋洲。”这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在《浣溪沙》所作。初冬的凌冽让世界变得更加清远、旷达,前行的路上难免有波澜,别让帘幕挡住了你面前的灵秀山川。

立冬时节,人们完成秋季果实的收晒储藏,动物们也准备进入休眠,迎接惬意的冬日慢时光。养精蓄锐,继续前行。


八4顾嘉雯.jpg

八(4)班  顾嘉雯


我们家的立冬习俗

八4班  顾嘉雯

立冬之后天气渐寒,身体需要储存足够的能量,通过休养,期待来年的兴旺。因此立冬之日有“立冬补冬”的习俗。“立冬有食补,春来勇如虎。”北方多吃饺子,取秋冬“交子之时”的寓意,而南方则喜食鸡鸭鱼肉等温补之物。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南京人在立冬这一天,还热衷于煲一锅美味而营养的鸡汤。热乎乎的汤下肚,不仅身体温暖,心也跟着温暖起来。

我们家在立冬这一天,通常会吃饺子。今天,我们家准备整理换季的衣物,还要吃我最爱的玉米馅饺子,只要一家人能聚在一起,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聊天谈心,看着彼此幸福的脸庞,就足够了。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栖霞的小区已陆续解封,大家的生活与学习正逐步恢复常态。学习生活中,我们更要养精蓄锐,抓住时机补一补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冬”。期待我们大家早日重聚伯乐园。


随后,九年级部戴小敏主任针对复课阶段的学习状态、心理状态进行讲话,勉励大家迅速调整状态,用强大的“心理弹性”迎接接下来的学习生活。

微信图片_20221107152857.jpg
图片

七、八年级师生通过线上方式一同参加主题晨会,感受中华传统二十四节气的魅力。线上晨会由八(3)班李若绮同学主持。

线上主持八3李若绮.PNG

八3班  李若绮

2134328f287385bdda98a3808250787.jpg


本部学生参加线上晨会

6fc14e0cd41dc2820425ca1cdaa38b8.jpg

迈化路校区学生参加线上晨会

希望伯乐园的师生和家长们,在冬日到来之际,添衣防寒,养精蓄锐,我们一同携手努力,期待暖意融融的美好校园生活!




供图:吴越  七、八年级班主任

供稿:吴越

审核:王芳



办公平台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38号  邮编:210038
苏ICP备1021095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66号12

版权所有:南京市伯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