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59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2-04-06 来源:本站
桃李争妍,姹紫嫣红。4月6日清晨,伯乐中学举行“书香满校园,同沐四季风”2022年“读书月”主题晨会,七、八年级师生通过现场直播在线上参与晨会。
春天,是读书的时节。每年的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这一天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诞生日。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图书日”。这些节日的设立是为了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4月,也是伯乐中学的“读书月”。晨会上,九(4)班杨欣萌、林泓汝两位同学带来主题讲话,与大家分享阅读的感悟。
在古代,读书是一件难得,甚至奢侈的事情,并不是谁都有机会读。别的不说,仅就读书先需识字这一条,就挡住了很多人。进入现代社会以后,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的门槛似乎没有了。在互联网时代,搜索引擎似乎可以回答我们的一切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读书?
第一,为了内心的宁静。如今,我们虽然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在海量、琐碎和浅层次的阅读中,我们难得有一份内心的宁静。特别是网络上大量的短视频,牵引着我们的精神力,让我们的头脑沉浸在肤浅而短暂的刺激当中。就此而言,读书更像是一种自我修行,深层次的阅读与思考,让我们内心重获宁静,而不是躁动不安。
第二,为了社会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人类从各种机械性和消耗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省出了许多精力。但现代社会与以往社会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人与人需要有更多的交流、讨论、协商,人的素质和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备较高的修养与素质,才能在待人接物、处理事情时多一份从容与得体。这些素质,可由读书获得。
第三,为了生活的品质。改革开放五十多年来,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物质选择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人们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并没有富足到有所剩余的地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精神的自我丰足。通过读书,我们获得了更为开阔的眼界,更具包容的思想,这才是生活品质的真正提高。
第四,为了生命的创造。读书不一定要有什么目的,仅仅为消遣,打发一段午后的时光,伴着春日的花开与鸟鸣,也是件很美好的事。消遣,也可以是读书目的之一。实际上,哪怕作为消遣的读书,其本身也是一种传承——对人类文明和文化成果的了解与传承。
几乎没有一个天才不谈到阅读对他们的作用。当下,读书最大的理由,是为了我们美好的现在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阅读可以增加生命的长度和厚度,不读书的人只能生活在现在,而读书人可以同时生活在三个时代——过去、现在和未来。
因为读书,你浮躁飘忽的心态会趋于平静;因为读书,你粗俗鲁莽的言行会走向文明;因为读书,你的视野会更开阔和久远,你的思想会更充实和健康;因为读书,你就能拥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发生根本改变……
为了更好地开展阅读,学校书香校园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那么该如何阅读呢?
1.要读书,确保阅读时间。每周保证4-6节课的阅读时间,除去课程表上的阅读课外,要利用好周末的空闲时间。
2.读好书,选择阅读材料。除了义务教育规定的经典书目,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选择有益于自己成长的好书很重要。
3.会读书,提高阅读效率。读书的方法很多,文质兼美的作品需要我们精读揣摩、慢慢品味,通俗易懂的文章适合我们粗读浏览;速读需要我们限时限量进行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则是让我们阅读时记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4.好读书,保证阅读效果。要经常做读书笔记,多写读后感;要主动参加演讲、征文等活动,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历练自己、发展自己。
希望同学们多阅读,多思考,积极参加“共读一本书”等形式丰富的阅读活动,获得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成长。同学们,春天是读书的季节。书香满校园,同沐四季风,多读书,读好书,挂阅读之风帆,济书籍之沧海,成就我们伯乐学子的精彩人生!
图文:吴越、网络
编辑:王蓉
审核: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