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9-03 来源:本站
夏秋季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蚊媒传染病及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且当前我市正值高温多雨时节,蚊虫繁殖活跃,疾病传播风险增强。 学校、托幼机构人员密集,是传染病容易传播的场所,特别提醒:开学季,这些传染病要重点提防。
【开学季,这三类传染病是“重点盯防对象”】
一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最容易在教室、宿舍传播):包括新冠、流感、肺结核、水痘、百日咳、麻疹、风疹、腮腺炎等;
二是肠道传染病(病从口入,手卫生是关键):包括手足口病、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等;
三是虫媒传染病(经虫媒叮咬传播,防叮咬是关键):近期曾前往东南亚或国内目前蚊媒传染病多发地区游玩、工作需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近期曾前往或生活在山区、丘陵等地区,需警惕经蜱虫叮咬传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我们一起来认识以下几种传染病】
1.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均为病人、隐性感染者以及非人灵长类。两种病毒主要通过媒介伊蚊叮咬吸血进行传播,在我国传传播媒介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临床症状以突然发热、皮疹及关节痛为主要特征。人类对登革病毒和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部分感染者为隐性感染。两种病毒感染后的区别在于:登革病毒感染后,对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不能形成有效保护,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登革病毒可增加重症风险;而基孔肯雅热病毒感染后,人类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抗体滴度会随时间逐渐下降。预防蚊媒传染病,防蚊灭蚊是关键。只要防护蚊虫叮咬就可以大大降低此疾病的感染概率。
2.水痘:水痘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初期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等症状。持续1-2天后,则进入出疹期。最初这些红疹是扁平的,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疱疹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患者隔离期为水痘疱疹全部干燥结痂为止,或不少于发病后1周。
3.诺如病毒: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可导致急性胃肠炎,一般在摄入病毒后12-48小时出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诺如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传播方式多样: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体或用具;接触呕吐产生的气溶胶。感染诺如病毒后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隔离时间为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居家隔离时不要外出,防止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4.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呼吸道及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具有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体弱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脑炎、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相对来说,普通感冒一般无全身症状或症状轻微,流感引起的症状更严重。学生患者需热退后48小时返校。
【科学防护六步走,筑牢健康防线】
01 勤洗手,讲卫生
家长要培养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好习惯。家长在外出后,接触孩子之前,也要记得洗手。咳嗽、打喷嚏时要记得用纸巾掩住口鼻,要及时洗手,不要用脏手去摸自己的口、眼、鼻等。
02居家卫生要到位
注意居家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每天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做好孩子玩具等物品的消毒,减少病毒和细菌的存活;不喝生水,不吃生食,剩菜剩饭需要加热后再食用。
03强化防蚊意识,营造健康环境
知晓蚊虫传播疾病的途径和危害,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议每个家庭每5-7天开展一次卫生清理,范围覆盖庭院、阳台、天台、杂物间、楼道、厨房及卫生间等所有区域,确保无卫生盲区。及时清运生活垃圾,翻盆倒罐,防止隐蔽积水,保持环境干燥清洁,水生植物及时换水并清洗根部。 户外活动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避免在清晨、傍晚等蚊虫活动高峰期前往树荫、草丛、水边等蚊虫密集区域。携带驱避剂,并按照说明使用。
0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要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家长开学前要帮助自己的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以便孩子开学后能够迅速的适应学习和生活节奏。如果是住集体宿舍的孩子,还要注意不要共用个人的生活用品。
05疫苗防护是“利器”
很多传染病是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的,例如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百日咳、水痘、手足口病、新冠等,所以要全程、及时接种疫苗。
06健康监测不松懈
要加强对孩子健康的关注,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时,需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就医,主动向接诊医生告知高风险地区旅居史,避免带病上学。
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伯乐中学
素材来源:南京疾控、上海疾控、1530校园等网站健康知识宣传、首都教育综合自生命时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供稿:梁鑫群
一审:戴 宾
二审:王大军
终审:沈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