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1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5-11-11 来源:本站
2025年11月7日上午,栖霞区中学信息科技教研活动在南京仙林外国语学校伯乐中学顺利举行。本次教研活动以“精耕联盟开放周——信息科技主题教学课例研修”为核心主题,旨在通过课例实践与研讨,推动教师对信息科技学科本质的深入理解,助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课是陆俊老师执教《网络系统的组成》的教学课例。陆老师通过情境创设与虚拟仿真实验,生动阐释了网络连接方式、网络设备协同工作、网络分类,引导学生自主组件家庭局域网,课堂互动热烈,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课是孙鸿霞老师带来题为《生成式AI赋能数字创作》的讲座。孙老师结合生成式AI工具的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AI在图文设计、教学课件、短视频等领域的创新潜力,为教师整合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第三节课是沈园梅老师执教《数据的传输过程》的教学课例。沈老师以“数据包旅行记”为情境,通过角色扮演与动画演示,清晰拆解了数据封装、传输与解封装的完整流程,课堂设计兼具趣味性与科学性。
栖霞区信息科技中心组的董文林老师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主持说课评课环节,并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课例做出点评。
陆俊、沈园梅两位教师分别从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及技术融合角度进行说课反思。
附中仙林的李静、金中仙林的李屹、南炼实初的陈砚池、燕子矶中学的范丽云、迈皋桥初中的张闻闻、一中思益的柳馨雅、附中丁家庄的袁海云教师代表开展针对性评课,从课堂互动、资源整合、核心素养落实等方面提出肯定与优化建议。
最后,栖霞区信息科技学科研训员华柏胜老师总结,他高度肯定了活动的实效性,强调教师需“以新课标为纲,以学生为本”,持续探索信息科技教学的新路径,推动区域信息科技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深耕、技术融合与多元研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式,更强化了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协作机制。未来,栖霞区信息科技教师团队将继续深化课程改革,赋能课堂创新,为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文:孙鸿霞
一审:王 娟
二审:王大军
终审:沈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