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贤伯乐】探金陵文脉 寻文化根基——伯乐中学九年级文化之旅综合实践活动

浏览数量:206     作者:南京市伯乐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4-28      来源:本站

风朗气清,惠风和畅。为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现“游中有学、行中有思、寓教于游”的目的,2023年4月28日,在九年级部的精心组织下,九年级师生及家长代表开启了一天的探寻南京文脉研学之旅。10fb0624a7507540bcb255f55c7819b.jpg

为保障此次九年级文化之旅综合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做了充分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在队伍出发前,各班同学接受安全教育并领取研学任务,同学们在分好组明确统一规划后依次排队出发,开启愉悦的旅程。

IMG_0087.JPG 25ff9098bc88563e5ac5b659c774a15.jpg

读书与行路,都是长知识与拓视野的通途。古往今来,在金陵抒发情感的骚人墨客数不胜数。无论是杜牧的夜泊秦淮听闻《玉树后庭花》,还是刘禹锡的乌衣巷感伤燕子飞入百姓家;无论李白陆游的醉寻白藏洲,还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一江春水:无论孔尚任的春到秦淮两岸边,还是朱自清的桨声灯影秦淮河,南京不只是一座城市,更是一个文化符号。同学们通过研学活动,寻找南京的文脉,寻找和南京相关的诗词,在研学过程中做到讲纪律、学知识、拓视野、长见识。 

e2075f8eabb6d4302664860741bf49a.jpg

第一站:夫子庙

南京夫子庙,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即南京孔庙、南京文庙、文宣王庙,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国第一所国家最高学府、中国四大文庙之一,中国古代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在六朝至明清时期,世家大族多聚于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说。

IMG_0153.JPG 0a6421216b49d7d9c462a8e9ad1acb2.jpg

第二站:南京科举博物馆

南京科举博物馆的前身是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明清鼎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科举考场,同时可容纳20644名考生参加考试。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

eaff20d8d51af7339b329591f98f139.jpg IMG_0168.JPG 4bec73dd8fb1cf38c3793b797f06901.jpg eb7df970f6f311962285317f48b7353.jpg

第三站:老门东

老门东,繁华现代都市里的宁静地和内涵地。老门东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以东,因地处南京京城南门(即中华门)以东,故称“门东”,门东是南京传统民居聚集地,自古就是江南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世家大族居住之地。

016b840677f63300384fde986bb68a2.jpgb9858bcd2a82f6c8e48cf885365a8f7.jpg

第四站:中华门城堡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路南端,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的堡垒瓮城,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IMG_0208.JPG


9732c3e01fc482c82a9d6bad5f8a24b.jpg IMG_0216.JPG

 在探寻南京文脉研学之旅过程中,同学们交流互助、服从安排,有序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讲究文明、遵守规范,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环保的理念;认真游览、边听边记,用心感受着“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展现出伯乐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内涵。

相信带着此次探寻南京文脉研学之旅的收获,同学们能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让文化在学习中焕彩! 

附:各班合照


2.JPG3.JPG4.JPG5.JPG6.JPG7.JPG迈化路.jpg迈化2.jpg


撰稿:祝荣芳

拍照:各班带队教师  祝荣芳

审核:王  娟


办公平台


地址:南京市和燕路438号  邮编:210038
苏ICP备10210952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666号12

版权所有:南京市伯乐中学